韵书
阴平 几乎,案几 衣服 西 姿 湿 言蹇難也 參差 恨聲 生息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穿也,傷也 口聲 偲偲,相切責也 谿 𫚕 𬯀 𫓯 𦭜 𫄨 𪟝 𬳵 𫌀 𫓹
阳平 跨馬,動詞 知識 委迤,自得貌 鼻液 高麗 九嶷 委蛇 水中高地 舉目貌。又縣名 同泥 相欺也。遺也 牛黑色 蘄茝也。求也 箿 鬿 山貌 𫐐 𬨂 𫘨 俿 𫘬 𨙸 𬱖 𠅤 𫠜
去声 拘泥 驿 亿 契約 水名,渡水 記也 羿 有庳,國名 濿 𤧛 𬶨 𬍛 𨺙 𬬩 𬤊 鰿 𬶭 𫄷 𬟁 𫵷 𬃊
古文:𢗍

  • 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職吏切《正韻》支義切,𠀤音鋕。 (寘韻)
  • 說文》从心之聲。志者,心之所之也。《論語》志於道。《詩序》在心爲志。
  • 又《廣韻》意慕也。《儀禮·大射儀》不以樂志。《註》志者,意所擬度也。《禮·少儀》問卜筮曰:義歟,志歟。義則可問,志則否。《註》義,正事也。志,私意也。
  • 又準志也。《書·盤庚》若射之有志。《疏》如射之有所準志,志之所主,欲得中也。
  • 又章志也。《禮·檀弓》孔子之喪,公西赤爲志焉。子張之喪,公明儀爲志焉。《疏》故爲盛禮,以章明志識也。
  • 又本志也。《左傳·襄元年》謂之宋志。《註》言宋本志,在攻取彭城也。
  • 又《左傳·昭二十五年》以制六志。《註》爲禮,以制好惡喜怒哀樂六志。又記也。與誌同。或作識。《周禮·春官》小史掌邦國之志。《前漢書》有十志。《師古》曰志,記也。積記其事也。《後漢·劉駿傳》博見彊志。
  • 又《集韻》昌志切。 (寘韻)
  • 與幟通。旗也。《史記·張丞相傳》沛公以周昌爲職志。
  • 又箭鏃也。《爾雅·釋器》金鏃翦羽謂之鍭,骨鏃不翦羽謂之志。《註》鏃,今之錍箭。志,今之骨骲。
  • 又叶眞而切,音支。 (支韻)
  • 楚辭·九章》昔君與我成言兮,曰黃昏以爲期。羌中道而回畔兮,反旣有此他志。


  • 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職吏切,音志。 (寘韻)
  • 說文》記誌也。《唐書·褚亮傳》圖史一經目,輒誌于心。《南齊書·王慈傳》朝堂榜誌。《列子·楊朱篇》大古之事滅矣,孰誌之哉。《文中子·述史篇》制誌詔𠕁,則幾乎典誥矣。《註》誌,臣下誌君之善也。
  • 又《正韻》支義切,音寘。 (寘韻)
  • 義同。
  • 又同志。《正字通》凡史傳記事之文曰誌。《周禮·春官》小史掌邦國之志。《註》志,謂記也。又《漢書》有十志,俱與誌同。
  • 又《類篇》或作識。《論語》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。
  • 又《韻會》通作痣。《史記·漢高祖紀》左股七十二黑子。《師古註》今中國通呼爲黶子,吳楚俗謂之誌。誌,記也。《南齊書·江祏傳》高宗胛上有赤誌。
  • 考證:〔《論語》汝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。〕
  • 謹照原文汝改女。